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甚名字”。(本段引言都是奏折原文)
这就是博尔多的交待。既不交待清楚到底收了哪些人的礼,收了多少礼,甚至也没有一点对收礼的自责,更没有一点认错的意思。这样的交待自然是不能让雍正满意的。范时绎向雍正报告情况时说:博尔多身为高官,不能洁己正身,做全省官员的表率,收了蒲台县的规礼,现在事情败露,还以到任时间不长、在衙门里的时间少、与属下官员不熟悉、事情已经记不得了等为藉口,想含糊其辞蒙混过关,对此审案官员本想用刑让他老实的,可是正在盘问的时候,博尔多大概是心理压力太大,突然“痰壅昏迷,不省人事,不能回供”,现在是先给他治病,等病好了之后再审。
博尔多最后有没有老实招供我们不太清楚,至于黄炳和余甸,十二月二十日下达了处理意见:黄炳判斩监候,余甸判绞监候,秋后处决——也就是两人都被判了死刑,只等来年秋天执行。至于原来收的礼,自然也要全部吐出来,都着落他们家属赔补。〔1〕
二 送礼簿的内容(1)
雍正六年的这起案件,从一个普通的州县亏空案,演变为一个惊动中央、许多人被革职、有数位省部级官员被判死刑的大案,其转折点是一份送礼簿的出现。这份送礼簿,揭开了一个官场的大秘密。这份在山东一个偏僻县份县衙的暗淡灯光下记下的,又被送到金壁辉煌的北京紫禁城皇帝案头上的珍贵材料,已经随着历史时光的流逝而遗失了,我们无从看到其真面目,也无从知道当年的蒲台知县朱成元出于什么目的、以怎样的心情在26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记下他送礼的对象、名目和数额。从后来雍正的圣旨中,我们知道他送礼的对象是他的各级上司,从知府、道台,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但是具体的记录,比如以什么理由送礼、每次送多少银子等等就无从知晓了。这是让人遗憾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当时人的议论中窥测那长达273页的送礼簿的具体内容。了解这份送礼簿的具体内容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将告诉我们做为清代的一个基层官员——知县,他需要给他的上级领导们送什么礼、送多少礼,送这些礼对于整个官场和吏治有什么影响。
那么,清代的基层官员要向上司送什么礼?送礼的标准怎么样呢?
顺治、康熙时代的吏科给事中林起龙曾经解释过当一个基层官员的难处,其中之一是“奉上官之累”。林起龙说,一个州县官员到任之后,“参谒上司,则备见面礼;凡遇年节,则备节礼;生辰喜庆,则备贺礼;题授保荐,则备谢礼;升转去任,则备别礼”。(《皇清奏议》卷七)林起龙这段话中说到了五种礼:见面礼、节礼、贺礼、谢礼、别礼。这五种礼是明清官场极普遍的送礼名目,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内涵,以及送礼的标准。
(一)“见面礼”、“别礼”
所谓“见面礼”,是说上司刚刚到任,下属官员(“属员”)要前往参拜,见个面,认识一下,见面要送礼,所以叫“见面礼”,也叫“贽礼”或“贽见礼”,或是称“上任礼”或“到任规礼”。上司到任属员第一次参拜要送礼,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在元代就已经盛行,当时叫“拜见钱”。(叶子奇《草叶子?杂俎篇》) 这个“礼”,明清两代都是存在的。州县官员要向上司送“见面礼”,衙役在州县官员刚刚上任时也要送“见面礼”。与“上任礼”相对应的是“离任礼”,即林起龙所说的“别礼”,它在上司升迁、调动离任时送。有些上司是代理(署理)某个职务,比如某省巡抚暂时不在任而由布政使代理其职务,那也要送礼,叫作“署印礼”。
“见面礼”的标准怎么样呢?
据康熙五十六年(1717)两江总督长鼐的报告,他于该年出任此职,六月十九日抵达南京,接任之后,二十二日,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安粮道、驿盐道、常镇(常州、镇江)道,徽州、江宁(南京)、扬州、镇江、松江(上海)等府知府前来参见,并送银120两到500两不等,总共有3800两。长鼐说,按已经送来的银子,和还没有送来的下属各司、道、府官员数目估算,礼银大概有一万多两。(康熙五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两江总督长鼐奏折)这就是说,在康熙后期,一个两江总督,他一到任上就可以收到“见面礼”一万多两银子,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有400多万元。
清代的两江总督管辖较广,“两江”指江南、江西,而江南又包括现在江苏、上海、安徽的范围。两江总督所辖属官,有4个布政使、3个按察使,15个道台、29个知府、40个同知、34个通判、9个直隶州知州、8个知州、187个知县。(此据1848年秋季本《秩爵全览》,政府机构设置清代变化不大,所以康熙后期与道光年间没有大的区别)
长鼐的奏折中提到送礼的官员是司、道、府,送礼的标准如果以布政使500两、按察使400两、道台300两、知府200两来计算,那么可以得到礼银13500两。如果州县也送礼,每人以100两计,可得19500两。两者相加,礼银超过30000两。就算州县级别不够,没有向两江总督送礼,知府送得少的只有120两,那么总数达到一万两是完全可能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 送礼簿的内容(2)
这是两江的情况,四川的情况相似。在晚清,四川总督的到任礼大约有二万两银子,全省各衙门都要送,布政使、按察使、道台要千两,府、厅、州、县按照其职位收入的情况送,或四百两,或三百两,或二百两、一百两不等。(刘愚《醒予山房文存》卷十)
由此可见,送“见面礼”是一个全国官场的普遍情况,山东没有理由不送,其数额应该也差不多,州县送一次不会少于一百两。
第一次参拜上司要送“见面礼”,平时拜见也要送礼,称为“门礼”、“门敬”,送的礼银称为“门包”。“门包”从名义上是送给守门人等随从人员的,但这项费用的享用者,有时并不是官员的随从、家人,而是官员本人。比如湖北巡抚宪德曾经奏报说,湖北巡抚每年有盐商送的礼4万两,送的时候要同时送家人门礼4000两,他的前任杨宗仁已经把4万两禁革了,但家人门礼4000两仍然照旧收受,自己到任还是按照这个老办法收。(雍正五年三月十六日湖北巡抚宪德奏折)按照官场送礼通常的习惯,送礼时要有小费,叫做“随封银”,百分之十是“单随”,加倍则是“双随”。盐商送4万两银子的礼(这项银子实际上是“盐规”,即食盐方面的陋规),要送4000两的“随封银”,这是“单随”,它名义上是给巡抚家人作“门礼”的,但从湖北巡抚的做法来看,它实际上不归家人,而归官员本人。
送给家人的门礼标准,据湖南巡抚布兰泰的调查,湖南巡抚衙门门礼标准是这样的:上县(即钱粮较多的县)10两、中县8两、下县6两,道台、知府在县令的基础上加倍,布政使、按察使还得在道台、知府基础再加倍。布兰泰到任半个月,来参见的官员共有18位,所收的门礼共216两,平均每人12两。(雍正四年二月一日湖南巡抚布兰泰奏折)
布兰泰说的是湖南地方官员求见巡抚时的门礼标准,其他衙门的标准他没有说到。如果以一个州县官员为例,他求见各级上司送门礼的标准怎么样呢?山东的标准是这样的:巡抚衙门16两,布政司、按察司衙门8两,粮道衙门12两,驿道衙门5两,兖宁道衙门8两,巡道衙门5两,本府、本州衙门16两,同知、通判衙门三四两。(雍正六年九月初八日河东总督田文镜奏折)我们可以算一下,州县官员一年中如果见上司50次,平均每次10两,他用于“门礼”的费用就是500两,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使只见30次、20次,也要二三百两银子。
(二)“节礼”
“节礼”,是逢年过节送的礼。中国一年有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在这些节日,下属是一定要向上司送礼以示祝贺的,就像现在中秋节送月饼一样。清代官员本人的生日对于下属来说也算是“节”,下属也要送礼,与三个传统节日加起来就是“四节”。
“节礼”的馈送标准,广西的情况比较清楚。据广西巡抚高其倬说,广西省内各衙门每年向巡抚送节礼12400两,具体标准如下(康熙六十年五月初二日广西巡抚高其倬奏折):
雌龙 BL 大学生创业第一步 黑涩校区 少女小渔 茅山判官 禅门生死谜:火菩提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 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 Virgin商业帝国 古穿今之情深不兽 圈来套去 上流女孩当如是 最后一个被诅咒的家族 望门庶女 温若君容 优势谈判 思想的历险 创业者手稿 白狐 看花已是满眼泪(全本)
不牛逼不拉风的低端业余玩家甄浪,被班花拒绝后,偶然得到一块来历神秘的智能芯片。从此,一个游戏界的传奇诞生了。那神一样的操作妖一样的走位魔一样的意识,令无数高端玩家失声惊呼挂了吧?事实证明,甄浪注定是泡不到班花的男人。因为,千姿百态的系花院花校花,风情各异的美女老师女神主播,纷纷闯进了他的生活火爆...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被最有钱的女人领养的孤儿可是自卑彷徨的他却喜欢上了跟自己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可惜他却在跟最有钱的女董事长发生不能说的秘密之后一切都变了。各色各样的大小美人纷扰而至,围绕在他的身边!成熟美艳,清纯可爱,性感妩媚,柔情万千最后的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那多少美人美妇的陪伴之下,在这一片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创下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什么?要我和美女总裁搞好关系?当然可以!李迪贱笑一声关系就是搞出来的嘛!当兵王之王重回花都,冷艳总裁,傲娇萝莉,清纯助理,火辣警花,群美环绕!花都,我为王!...
...
左手生,右手死,他是阎罗在世!美人在怀,佳人在抱,他是情圣重生!一个初入都市的江湖少年,凭借逆天医术,从此纵横都市,逍遥花丛!...
这里有西楚霸王‘项羽’。这里有绝代杀神‘白起’。这里有千古奇人‘鬼谷子’。这里有西府赵王‘李元霸’。这里有盖世猛将‘吕布’。这是一个开挂的故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人呢?快进来扶扶朕(疯狂暗示加入书架),朕要拿传国玉玺,给读者老爷们砸核桃!什么?不吃核桃?没关系,拿朕的金箍棒来。给读者老爷们先剔剔牙,再随朕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