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部分(第1页)

全国书籍营业额约为1000万元,而商务印书馆约为400万银圆,占五分之二。  1902年商务出版的书籍仅为15种27册,到1914年增加到293种634册,在13年间增加了大约20倍。  1902年1月4日(辛丑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本杂志《外交报》,主编是张元济。1904年出版《东方杂志》,创刊时主持编辑的是日本人,其中有好多文章是由日本人写的。

商务印书馆和文化人(2)

商务与作者的经济关系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渊源长久。1903年,商务聘请李伯元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共出三年72期,该刊成为晚清的四大文学刊物之一。也是从1903年起,商务开始出版“说部丛书”,1904年创办《东方杂志》,1909年创办《教育杂志》,1910年出版《小说月报》,名噪一时。1921年《小说月报》改版成为新文###动刊物之后,续出《小说世界》,将原《小说月报》的通俗文学作家继续网罗在商务的招牌下。商务印书馆大力推出这些文学书刊,繁荣文学市场,对晚清和五四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反过来,文学市场也给了商务印书馆巨大的名声和经济利益的回报。  在书籍的稿酬方面,商务印书馆有着比较灵活的规定,其标准视著者的知名度、学识水平、书稿质量和发行量等各方面情况而定。如: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的版税为40%,是最高的。  一些教科书和工具书的编译费,常是一次性付酬,不采取版税制。  1912年丁文江编著的《动物学》一书,酬金为400圆,秦蘅茫编的《代数》、《几何》,稿酬共700圆,景阳编的《三角》,稿酬400圆。  1913年1月,郁少华修订《英华新字典》,连校对在内一年完成,酬金750圆,分五期支付,先付150圆,然后每次校对交字付150圆,再三次排校毕付清。  1916年3月,范云麓编《春季单级国文》十二册教科书,并编《学生自习字典》一本,酬金合2400圆。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13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第4期第1号首版第一篇,发表了署名“周倬”的一篇文言小说《怀旧》,文中有十来处圈点,文末加了评语:“实处可致力,空处不能致力,然初步不误,机灵人所固有,非难事也。曾见青年才解握管,便讲词章,卒致满纸短汀,无有是处,极宜以此等文字药之。——焦木附志。”焦木即编者恽铁樵,“周倬”是谁呢?当时社会上谁都不知道。  整整21年以后,鲁迅本人才在通信中表明,这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34年5月6日,鲁迅致杨霁云的信中写道: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了《小说林》(?)上……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评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时过境迁,这么长久,鲁迅难免对细节记不清楚的,因为当时并不是他经手把稿件投到《小说月报》去的。鲁迅逝世以后,周作人对这件事作了具体的说明:鲁迅“辛亥(按即1911年)冬天在家里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小说),以东邻的富翁为模特儿,写革命前夜的事情,颇富于讽刺的色彩”,“未有题名……由我加了一个题目与署名,寄给《小说月报》,那时还是小册,系恽铁樵编辑,承其复信,大加称赏,登在卷首。”(引自知堂《关于鲁迅》一文)  这篇经周作人加了“题目与署名”的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在1912年12月6日寄《小说月报》,12日就收到复信,28日收到稿费5块银圆,并于1913年4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登载。  商务印书馆付给梁启超的优厚稿酬  民国初立,北洋政府便通过法令,发还梁启超、康有为被查抄的家产。之后,梁启超以共和党党首身份加入北洋政府,任财政总长和制币署署长。  1912年12月,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半月刊《庸言报》。12月18日,他在家信中说,“《庸言报》第一号印一万份,顷已罄,而续定者尚数千,大约明年二三月间,可望至二万份,果尔则家计粗足自给矣。若至二万份,年亦仅余五六万金耳,一万份则仅不亏本,盖开销总在五六万金内外也。”(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1页)不仅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收入达5万多银圆。  后来,梁启超到欧洲考察,其间决心退出政界,宣称以教育文化为业,走教育救国之路,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著述上。  梁启超跟商务印书馆的来往也很密切。根据1922年10月他和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的通信,梁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版税为40%;而梁启超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千字20圆。8日梁启超致函张元济说,他遵照约定将他关于佛学的稿件寄上,请按信上的要求在《东方杂志》刊登。信又说:一、 《历史研究法》请即照梦兄(陈注:指高梦旦)来书,再版印三千部(此书此间尚存千数百册,拟日内移交津馆代销何如?)其办法仍照从前“自印包售”、“六折算帐”,印费请先垫付,在售价内扣除,书价三节结算。(陈注:三节指端午、中秋、春节)  二、 《历史研究法》第三期书价(第一次之六千册)定本年秋节交清,前此除一次由律馆交来若干,二次由菊兄代付君劢千圆,余数若干,希饬算拨付。(陈注:菊兄指张元济,君劢指张君劢)张元济回信说,他将遵照梁启超的要求,将文章“先登杂志,既印单行,已示梦旦,一切当遵办”;同时说,“前订撰文之约,即自本月为始。……千字二十圆乞勿为人道及,播扬于外,人人援例要求甚难应付”(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965页)。  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合同

商务印书馆和文化人(3)

在蔡元培主持北大的几年中,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由商务印刷、发行《北京大学月刊》,出版北大教授的专著及通俗教育丛书,由华法教育会人员修订商务教科书,代北大订购外文书籍,以及请北大教授兼为商务采集标本等等。  通过这些合作,北大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出版的便利,而商务印书馆则获得了最高学府权威学者的支持,提高了出版物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它在国内外出版界的地位与声望。  1919年初,蔡元培代表著作人(北京大学)、张元济代表发行人(商务印书馆)正式签订《北京大学月刊》出版合同,规定:(一) 编辑事务,由著作人任之,印刷、发行事务,由发行人任之。  (二) 用三开本。每年十册,每册以十万字为率,约一百页,每册定价三角。所有制版、印刷、工料及广告等费,由发行人代垫。  (三) 销数不满二千部时,所有损耗,由发行人担任。如满一年后,尚销不足数,发行人得将杂志中可以单行者,另印单行本,以冀抵补。销数满二千部以后,如有余利者,著作人得十分之六,发行人得十分之四。  (四) 外间广告,由著作人经手者,照广告定价,以十分之五付给发行人。其由发行人招致者,概为发行人所有。  (五) 稿本用纸,每行字数,须与版式一律。如用夹注、或说明、或另行、或括弧、或插图、或附表、及所用圈点符号,均照排印之式,一律缮成正稿。图稿务须按照适定尺寸,绘成正稿,以便即用原稿雕刻、影照。如果有排印为难之处,发行人得酌量更改。著作人稿本,须于两个月以前,寄交发行人。  (六) 纸价涨落无常,估计成本,照市价计算。出版时,发行人应寄五十册交著作人。北京大学教授撰写的讲义和专著,大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如胡适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陶孟和的《社会与教育》,胡钧的《中国财政史讲义》,陈映璜的《人类学》等等,有的列为“北京大学丛书”,有的由蔡元培具函介绍。如1919年12月,经蔡元培介绍,商务印书馆曾以200银圆代价购印了刘半农的《中国文法通论》。  商务印书馆职员的经济状况  商务印书馆职员的薪金逐步提高。民国初期,国内大学毕业生极少,一般相当于高中文化者入馆,通常试用半年,合格后才正式录用,起点月薪30银圆;此后惯例每年增加10圆(此时1银圆约合今人民币50元)。  民国初年的薪金标准  1912年12月,张于贞、周衡甫、李心莲初来商务印书馆时,试用期月薪24圆,“半年后得力再增加”。考核转正后,月薪30银圆;第二年40圆,等等。  据包天笑回忆,1912年他在宝山路商务编译所半天工作(每日下午1—5点,星期日休息),担任小学图文教科书的编辑,月薪40银圆。当时编辑共约40名。  就连沈雁冰(茅盾)由北京大学预科初到商务印书馆时,也是一样的待遇。1916年8月沈雁冰进入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起初月薪只有24银圆,1917年定为30银圆。以后每年晋升10圆或20圆。1921年为100圆。  其他资历稍高者,待遇也高些。1912年6月,许志毅、凌文之初到商务印书馆,月薪各60圆。10月凌文之向馆方说,有人邀请他任教员,月薪80圆,“为家累计,不能不弃少就多。”馆方同意明年(两个月后)增加薪水,“论其能力亦尚值得”。  1916年2月邵长光愿离政界到商务印书馆服务,商订月薪由160圆至200圆。3月邵培芝到馆,月薪180圆。8月平海澜到英文部任编译,月薪100圆。杨仲达来馆,起点月薪160圆。1916年9月留美博士蒋梦麟(即后来继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者)尚未归国,经介绍到商务印书馆,一开始就定月薪200圆。1919年2月周越然来馆,月薪180圆。10月谢福生定月薪200圆。  20世纪20年代的薪金标准  1921年周建人由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月薪60圆。  据唐鸣时回忆,1921年国内大学毕业生到商务印书馆工作,起点月薪为60银圆,以后一般每年增加10圆或20圆。资深编辑的月薪可达100—200银圆(此时1银圆约合今人民币40元)。  商务印书馆曾慕名希望胡适到馆服务(或兼职)。商务监理张元济的日记1919年4月8日载:“托伯恒转托陈筱庄约胡适之,月薪300圆。”胡适婉言谢绝商务印书馆的好意,表示要继续为北京大学效力。  1921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后,商务印书馆想要聘请他担任“馆外名誉编辑”,由沈雁冰出面,商议月薪为300圆。  据陶希圣文章说,他进入商务编译所是在1923年:“各人的薪水互不相知,各人的进退听之当局。我初进所,月薪银圆八十圆(当时米一石只得五圆)。满一年之年终,当局给予书面通知‘台端月薪加为一百圆’;再过一年加为一百二十圆。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起来了,商务印书馆三所一处职工大罢工,向当局提出十九条要求。自此以后当局不得任意开除职工,而待遇公开。一九二五年八月,商务印书馆通告同人,普遍加薪。最低工资十圆的工人,加三圆;原工资十至二十圆者,加百分之二十;原工资二十至三十圆者,加百分之十五;原工资三十至五十圆者,加百分之十;学徒练习生满一年加一圆,满二年加二圆,等等。即如编辑人员,年终普遍加薪,按比例至少增加二圆七角五分,或加七圆五角,多的可加十七圆五角等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商务印书馆和文化人(4)

当时商务编译所的职员共约200人。  20世纪30年代的薪金标准  到30年代,商务印书馆的待遇又有提高。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月薪起点为80圆(此时1银圆约合今人民币30—35元)。  又据高梦旦记录,20—30年代商务编译所校对者月薪50银圆,抄录员月薪30银圆。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往往以学历定待遇。第一等是留学欧美的毕业生,月薪高达200—250圆;第二等是留学日本的毕业生,月薪可达120—150圆;这都高于国内的大学毕业生。不过,根据工作的成绩,薪金可以逐年提升。  “经济自立”的觉醒  当时的作家、编辑、学者们跟出版商之间也产生许多复杂的矛盾。  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郑振铎,20年代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月薪100银圆(相当于今人民币4000元)。他在上海闸北租赁了一所大房子,一半自己居住,一半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场所,或开会、或谈天、或听留声机。聚会多数在晚上或节假日。  1923年1月初,有次交谈时郑振铎感慨说:“我们替商务印书馆工作,一个月才拿百圆左右,可是出一本书,印书馆里就可以赚几十万圆,何苦来!还不如自己集资办一个书店!”  大家表示同意,又讨论了几次,决定每人每月从薪金里提出10银圆,储存银行生利;集资到一定数目时,便可自己出书。当时约集10个人,有郑振铎、叶圣陶、沈雁冰、周予同、王伯祥、胡愈之、顾颉刚、谢六逸、陈达夫、常燕生,由顾颉刚任会计。  周予同为此社起名为“朴社”,因为他听了钱玄同的课,非常欣赏清代的“朴学”。接着俞平伯、吴维清、潘家洵、郭绍虞、陈乃乾、朱自清、陈万里、耿济之、吴颂皋等入社。  顾颉刚1923年2月20日在通信中说出了他们(以及中国新兴知识阶层)的“一不靠官,二不靠商,自食其力,自行其是”的理想:只希望著述上可以立足的人得终身于著述,不受资本家的压制、社会上的摧残。我们的生活,靠政府也靠不住、靠资本家也靠不住,非得自己打出一个可靠的境遇就终身没有乐趣了!这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在“经济自立”问题上的觉醒。  1924年胡适和陈独秀决定跟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努力周刊》,由《新青年》同人高一涵任编者。当时在《晨报》上刊登了广告,准备办成系列性的刊物,还要出版《努力月刊》。但是这个广告没有兑现,读者来信询问其中的究竟。  《晨报副刊》1924年8月28日发表了高一涵的答复说:《努力月刊》之所以胎死腹中,是因为跟商务印书馆老板有分歧,生意经没有谈妥:“叫我们出来为三圆钱五圆钱去替那些持商务印书馆股票的人挣红利,老实说心中总有一点痛!所以我……不得不暗地里抱着不合作主义了。”  此答复见报以后,胡适赶紧出面在《晨报副刊》9月2日澄清说:他当初和陈独秀决定让商务印书馆出版《努力》,一方面是商务经理们主动要求,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条件比较合适。商务不仅给作者们支付稿酬,使得“穷作家”能有些补贴;商务还决定:杂志如有2000份以外的销量,编辑部有版税二成和广告二成的提成,从而帮助辛苦的编辑同人。最后胡适说:“以一个几百万资本的大公司,破例的经营这三个铜子的生意,是谋挣红利吗?”  每年年终的“花红”  除了月薪,商务印书馆职员每年还可分一些花红。不过,花红等级很多,差别很大。  20年代初,商务的一些股东们得到了如下的花红(据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456页):  姓名职务1921年1922年1923年1924年  鲍仲言总经理8000圆9000圆7000圆6750圆  高翰卿监理8000     8000   7000   5950  张元济监理8000     8000   7000   5950  李拔可经理6000     7000   7500   6370  王显华经理6000     7000   8500   7225  高梦旦所长6800

空间大玩家  企业过冬  我和猫妖有个约会  我们都在为爱堕落  水莲花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奇迹课程  经理人的权杖  小岗村的故事  望爱奔逃  资本对决  穿越无罪:醉卧美人膝 歆月  开垦良夫有点甜  路遥十五年祭  我的超神空间  宜昌鬼事  中国新股民实战操作大全  房地产经理人七大管理误区  权臣之路:帝国大佬的终局自白  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死  

热门小说推荐
猎美玉龙

猎美玉龙

看书名就知道,我们的猪脚究竟要干什么!请耐心看下去,你不会失望的!京华市委书记的儿子荆天,16岁,仗着老子是京华市的一把手,在学校里是个问题学生,回到家却乖的不得了,这个两面少年,无意中从一枚祖传古戒中得到一种神奇的功法,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成绩陡然上升,少女少妇看到他就美眸放光,将市委大院里的RQ收了之后,他便将魔爪伸向了校园,伸向了整个京华市的各个部门,只要他见到的美女,就想方设法归于自己麾下,邪恶而轻松的猎美之旅,充满着令人拍案的奇妙遭遇,是艳遇还是刻意追求?敬请期待...

开挂

开挂

不牛逼不拉风的低端业余玩家甄浪,被班花拒绝后,偶然得到一块来历神秘的智能芯片。从此,一个游戏界的传奇诞生了。那神一样的操作妖一样的走位魔一样的意识,令无数高端玩家失声惊呼挂了吧?事实证明,甄浪注定是泡不到班花的男人。因为,千姿百态的系花院花校花,风情各异的美女老师女神主播,纷纷闯进了他的生活火爆...

重生最强妖兽

重生最强妖兽

系统流爽文古有黑蟒,百年后化腾蛇,千年后变蛟,万年后化龙,可遨游九天十地,统领六合八荒。三千年前,人族仙尊林昊斩妖无数,却遭逆徒暗算,被人族围攻致死。三千年后,林昊重生于一条黑蟒身上,以妖证道,开启了一段逆天化龙之路。书友群565412325...

我的师父是黄蓉破天居士

我的师父是黄蓉破天居士

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个没穿衣服的美女,这个美女竟然是金庸笔下的黄蓉。而且还是少女时期的黄蓉。莫名其妙的得到了黄蓉的身心,有些木讷的小人物顿时发生了变化。挨欺负了不用咱出手,有黄MM的打狗棒法帮咱出气。想成为武林高手?没问题。桃花岛武功随便学,打狗棒法随意耍,九阴真经纵横大都市总之有了黄蓉这个伪师父,真老婆之后,一切都变的精彩了!...

阴娘

阴娘

18岁那年,我娘被我爹打死,然后我爹娶了个和我一样大的后娘进门。7天后,我娘爬出棺材,敲开了我父亲的门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大家看的时候记得先登陆(QQ号直接登陆就可以了!)然后点一下封面下面的推荐按钮!加更规则200个钻石加一更!单独打赏两个玉佩加一更!一个皇冠加五更!关键词阴娘最新章节阴娘小说阴娘全文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