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部分(第1页)

同的导游领着我们看同一个景点,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不同的景点。)每一本书都可以说是一个阴谋,一个圈套。

决定印刷媒体的“线性、等级性格式”是它所包含的“作者-读者”模式决定的。读者有再大的创造性,作者的地位是很难动摇的——读者不能变成作者,作者的大思路不可改变,读者与作者的等级关系不可改变,读者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自己的视角被作者预先大致设定(即被作者奴役)的状况。

在包含了多媒体和超媒体技术系统的WEB中,“作者—读者”这种线性、等级性关系,作者在一本书中或明或暗设定的圈套将被消解。在一篇题为《屏幕文化的与视觉分析》("Screen

Culture and Visual Analysis".)的文章中,作者首先要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在使用屏幕(而不是纸张)的过程中——

1)我们正创造什么意义;

2)我们呈现内容的目标、规则和形式是什么;

3)我们怎样给使用者定位——使用者是控制还是被控制;

4)互动性的水准和类型。

在这四个方面,单一性的印刷媒体与多媒体是正好相反的。

作者指出,“多媒体本质上是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的对话”,“多媒体作品是将你引向创造你自己作品的媒体”。多媒体使作者与读者(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线变得相对模糊起来(这将对版权法形成巨大的冲击)。

同一作者的同一本书在不同读者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读者在书上划线,圈点,批注,使同一版本的书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但把一本书读得再细的读者也不同使这本书面目全非,你只能书页的有限的空白处批注,你的文字总是“靠边站”的。更重要的是,当你陷入作者设定的圈套时,一方面你很难意识到自己已陷入圈套,另一方面即使你意识到或相信自己已陷入圈套之中,你也很难从这本书突围出来。

然而,同样一堆比特,在不同的多媒体电脑里却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情”。尼葛洛庞蒂对此作了生动的描绘。“在数字世界里,媒介不再是讯息。它是讯息的化身。一条讯息可能有多个化身,从相同的数据中自然生成。将来,广播公司将会传送出一连串比特,像前面提到过的天气预报一样,让接收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转换。观众可以从许多视角来看同样的比特。”    以什么视角来看比特,主权在终端而不在比特的提供者。“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尼葛洛庞蒂以“一张昆虫学的光盘”为例:“这张光盘的结构会更像一家游乐场而不是一本书。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探索光盘的内涵。最好能以线条画出蚊子的结构,以动画表现蚊子的飞行动作,而以声音表达出它的嗡嗡叫声。但是我们不需要为每一种表现方式建立不同的数据库,或让每一种方式都成为个别创造的多媒体经验。这种种方式可以出自同一个来源,并且能从一种媒介转换成另一种媒介。”

“多媒体”之“多”主要不是指它是一种多功能的媒体(将电视机、录像机、音响、传真机等集于一身),而是指它能将同一堆“信息原料”(比特)呈现为不同的面貌,使之具有不同的化身。所以尼氏强调:“思考多媒体的时候,下面这些观念是必不可少的,即:它必须能从一种媒介(体)流动到另一种媒介(体);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总而言之,多媒体使人优游于不同的感官世界。

格威甚至还使用了一个与多媒体(multimedia)对应的词——“多(重)感觉”(multisense)。他说:“多媒体是一种强有力的范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多重感觉的经验(multisensory experience)。它以一种文本所不能胜任的范式来吸引我们,来与我们交流。”

我们把印刷媒体的传播或交流模式概括为“作者—读者”,这一模式忽略了一个细节。

一个文本在从作者传到读者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中间环节——编(辑)者。与读者相比,编者有相当大的权力——他有时甚至对于作者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在印刷文本的交流模式中,编辑这一角色之所以常常被忽视,是因为编辑常常扮演着一个相当暖昧的角色。在读者的视线中,他是作者的附庸,而在作者的眼中,它又只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第一读者)。然而在多媒体出版范式中,随着“作者—读者”模式的消解,编辑(者)的角色反而突显出来了。一大堆比特呈现出来的样式受制于个人电脑的使用者。如果把这个呈现样式看作是一个作品的话,那么这个作品是经过使用者编辑(剪辑)过的。储存了大量比特的数据库只是一个资料的提供者,而信息的接收者既是作品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这个作品的作者。

每一个 PC 的使用者(用户)与在印刷出版范式中编辑所担当的角色相当类似。一个自由地悠游于不同的感观世界的人看起来像是一个信息的采集者。“文本”同样是一个“哑终端”。在“线性、等级性”的关系中,作者总是高高在上地将单一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推给”(push)读者。

多媒体(未来的多媒体)范式与“文本”范式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信息的接收者不再是“读者”(仅仅以“阅读”这种单一的感知方式来接收信息者)。他可以读,可以听,可以看,还可以边读边听边看。信息的发送者不再像“作者”那样高高在上。与信息的接收者相比,他反而处于被动的境地。主动权在接收者——不是他适应于后者,而是后者来适应他。信息的传播由发送者的“推给”(push)变成了接收者的“拖出”(pull)。

12.4 “多媒体”并不“多”

然而多媒体给我们造成的“多重感觉经验”说到底只限于视觉和听觉经验(眼和耳的经验)。以尼葛洛庞蒂举的接收一场足球比赛的不同方式为例,你可以把比特转换成比赛实况的动态画面(录像),也可以让电脑把比特转化成足球评论员的解说,如果你不是一个不爱看热闹而爱看门道的内行,你也可以转换成演示比赛技战术状况的图解。即使是这样,一台网络化的多媒体电脑实际上只能表现为三种媒体。优游于不同的感官世界实际上只意味着“在三种媒体转换方式之间来回游荡”。

∑(っ °Д °;)っ  蝴蝶公墓  死亡寝室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黑道疯子  清风欲孽  耽美;妾君  灌篮之教练传奇  误入歧途  直面内心的恐惧  湖西惨案大揭秘  熟人:性相近习相远  追梦倚天屠龙  庶女攻略  寻梦深圳美女那些事儿  有匪  我成了暗黑破坏神  宛如  10天改变一生  网游之暗黑年代祭  

热门小说推荐
天才杂役

天才杂役

吕诚,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只能当杂役。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十年时间,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并且修炼出内劲,踏入武者行列。从此,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学心法,进展神速练武技,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惟妙惟肖。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

兵王传说

兵王传说

一场人质救援行动中,因为救援失败而一蹶不振的龙牙队员张正选择退役归隐,此后国家神秘的龙牙小组真正意义上失去了最尖锐的兵器。几年后的张正再次出现势必要将这世界搅动得天翻地覆。...

潜龙

潜龙

6远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有一天,他忽然成了龙,从此之后,他就开始牛逼起来本书已经上架,求订阅求评论求互动求推荐票求金钻求收藏!给我几分钟,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高中生的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潜龙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都市超级医仙

都市超级医仙

左手惊天医术右手至强武功,携带百年记忆,重生回归都市,这一世,定要纵横无敌执掌一切,登临苍穹之巅!...

通天武尊

通天武尊

他是绝世炼丹天才,因生来不能修炼武道,遭到自己最亲近的女人背叛杀害,转世重生于一个被人欺凌的废材少年身上。废材?天才?笑话,这万界内没人比他杨辰更了解培养天才!武道?丹道?双修又有何难!成就妖孽之道一路逆袭!极我逸才铸神体,荡尽不平!以我璀华炼仙丹,万界颤抖!...

艳魂咒飘零的风

艳魂咒飘零的风

一个失业失恋的落魄男子,遇上一个奇怪的老人,加上一个奇怪的项链之后,金钱,美女,似乎全都是从天而降,而事情却又没有这么简单,这一切,需要有魂灵去修炼!...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