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部分(第1页)

建 校 初 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阶段,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必须有充足的科学人才作为后盾。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然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却缺乏优秀的后备力量,尤其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这样,利用中国科学院的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筹备与诞生

1958年5月,受前苏联依托西伯利亚科学分院建立新西伯利亚大学以培养研究所后备人才的启发,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提出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首肯。6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会议还决定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后由中国科学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任主任)、技术物理系(后由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任主任)、化学物理系(后由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任主任)、物理热工程系(后由动力研究室研究员吴仲华任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后由电子研究所所长顾德欢任主任)、自动化系(后由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武汝扬任主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后由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任主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后由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承宗任主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后由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任主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后由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寿俊任主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后由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任主任)、生物物理系(后由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贝时璋任主任)、地球物理系(后由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任主任)等13个系。由于当年就要招生,所以筹备委员会又对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审定、基础课的教学计划、学校的奋斗目标、培养目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筹备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决定将本已交给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的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让给中国科大当校址;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已进驻的工程兵设计院搬迁;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表示保证在一周内搬迁,绝不耽误中国科大开学;位于学校对面的解放军政治学院滕出两座宿舍楼以满足新生入学的需要;科学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教室、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为解决招生问题,中央批准中国科大从各省、市当年考生中优先录取1600名新生。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任第一任校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快 速 发 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创办伊始,就在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探索新的道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填补国内高校在新兴学科方面的空白,加紧建设一些力量薄弱的专业。当时,全国高校普遍仿照原苏联模式在50年代初进行了一次院系调整。而中国科大在系科专业设置上并没有采用原苏联理工分家的模式,而是实行理工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当时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多是与核物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化学物理、近代力学及其相关的系和专业。1959年,科技情报大学并入中国科大,学校曾设置科技情报系。1960年撤销物理、化学、生物专业。1963年,中国科大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4月,原来的13个系合并为数学、物理、近代化学、近代物理、近代力学、无线电电子学6个系24个专业,1966年减为23个,学制5年。

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大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这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可谓独具特色。不仅促进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建设,而且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优势,大批科学家到校讲课和开展合作研究,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吴有训、柳大纲、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都曾亲自登台授课。我国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连续6年、每周3次给8个系500多名学生讲授电磁学和电动力学,许多其他高校的师生也慕名前来听课;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将不惜身陷囹圄、突破重重阻力从国外带回的加速器送给学校,并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号称中国科大数学系“三龙”,三人的学术观点和授课风格迥异,学校却安排华罗庚、关肇直同时给学生上课,不同学术观点联袂登台,充分体现了学校提倡学术自由的思想;陈景润、王元等亲自辅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这样,既解决了建校初期师资缺乏的困难,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使中国科大以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而盛极一时。“所系结合”也使中国科大在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如1960年中国科大与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联合,成功研制出了“107计算机”,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中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中国科大注重基础课教学,在教育界中最早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五年学制中有三年半时间都用来讲授基础课程。建校伊始,中国科大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教学上,基础课选用最深、最难的教材,专业课教材则一律新编以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为做好教材编审工作,各系成立了教材编审小组,华罗庚副校长还亲自担任教材审委会主任。中国科大还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将外语列为全校基础课。

截至1966年,中国科大为国家培养了5300余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分配在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绝大部分成为业务和领导骨干,白以龙、徐建中、龚惠兴、吴有生、赵忠贤、杨秀敏、陈颙等人后来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正是由于中国科大新颖的教育模式和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1959年中共中央将其列为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它也是这批重点高校中最年轻的大学。

在国家困难时期,中国科大的教授们还十分关心学生生活,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校长郭沫若捐赠了2万元稿费作为福利基金,用以帮助困难学生添置衣被;他还用稿费给学校修建游泳池、购买放映机和影片,把自己创作的剧本的首演票送给师生。为改善教学设备和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钱学森教授捐赠了万元。1960年春节,郭沫若等校系领导与在校学生一起吃午饭,还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元“压岁钱”。校系领导和科学家们只要在学校就餐,就和学生们吃同样的饭菜。

迁 校 合 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高等学校纷纷遭到破坏,中国科大也未能幸免。1969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科大迁到河南省南阳地区,后因南阳自然条件不合适又改为迁到安徽省安庆市。由于安庆市提供的安置场地太小,最终迁至合肥市,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迁校过程历时近一年,到1970年10月才基本完成。这次迁校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50%以上。校舍面积还不到6万平方米。1972年时,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科大全体教职工怀着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对科学的孜孜追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2年,学校重建了数理化基础教研室,广大师生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开始了教学科研工作。学校还开通多个渠道大力补充师资,为后来形成以年轻人才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5年9月,中国科大向国务院提出要通过择优录取应届毕业生、试办研究生班的建议,这在当时不仅是具有远见卓识,而且还需要有非凡的胆略。1977年底时,中国科大校舍面积已达万平方米,全校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教师1157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6人。

再 次 崛 起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科大走出低谷,开始了新的发展。1978年,学校恢复列为重点大学。随后,中国科大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识的改革:放眼世界,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赴欧美进修访问,并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邀请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Jen…Marie…Lehl、Anton Zailinger、吴健雄、袁家骝、陈省身、任之恭、萨拉姆等国际著名科学家到校讲学并聘为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大的少年班闻名中外,被誉为“聪明孩子的摇篮”。1978年3月,学校开办少年班,经过考试选拔智力超常的少年进校学习,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对世界超常教育的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1978年3月,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这是全国最早创办的研究生院;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大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对专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改造,从以理工为主的学科结构调整为理工结合、兼有文管的综合性学科结构;1980年,中国科大开始实行学分制、免修、选修、跳级等措施,试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学生科研专项费用,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使用。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中国科大取得了一日千里的进步,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和学术界瞩目。1984年,学较被国务院批准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到1988年时,中国科大校园面积扩大近一倍,建筑面积已由迁址合肥时的6万平方米增加到51万余平方米。教学楼、化学楼、电子楼、力学楼、生物楼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结构分析、选键化学等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实验室相继建成。设备先进、性能优越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建成并投入运行。学校的其他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

第三次创业

自1993年起,中国科大提出了要把学校建设成国际著名、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并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设想,开始了继1958年初创和1970年迁校重建以后的第三次创业。1997年,中国科大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为适应“211工程”建设,学校调整了学科专业,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同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1999年,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使中国科大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

在将近50年的发展中,中国科大共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如中国科大86届毕业生宋晓东因其关于地球内核运动的重大发现而名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1996年全球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首期少年班学生张亚勤当选为美国电子工程领域最高荣誉——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学会院士,是其设立110年以来最年轻的院士;潘建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未知量子态的远程输送,被学术界评为量子信息论领域中的一个突破性进展;鄂维南在计算数学等领域成绩卓著,获得了1997年度美国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总统奖;崔伟首次在国际上证实爱因斯坦所预言的黑洞自转理论等。

国际影响

中国科技大学一贯坚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平均每年有近300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经武、Jen…Marie…Lehl、Anton Zailinger、丘成桐、Robert Flogd Curl等一批世界著名科学家被聘为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许多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被聘为兼职教授。

异能大乱炖  血族记事  网王看有只绵羊  此致锦年  终极驱魔者之今生他世  (奥特曼同人)[奥特曼]与光同行  青青女萝  大漠无情  超级外星基地  那些角儿  大学士  鬼墓行  包子,咱们回去种田吧  一穿穿到妖精国  星际强兵  幽岚传奇  重生之恣意生活  殿下,妾身很低调!  文攻武略之君臣策  店玄传奇(1)  

热门小说推荐
村野小邪医

村野小邪医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仙门弃少

仙门弃少

被家族抛弃,被仇敌废掉的少年商浩,在走投无路时,救了两个人,然后,他发现自己有了异能故事从帮助一个村子脱贫致富展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仙门弃少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给力文学网哦!...

全能武侠系统

全能武侠系统

小医生蒋飞,正因为诊所生意太差而考虑关门大吉时,却意外被游戏人物附身,从此变得无所不能。不仅医术出神入化,生死人肉白骨,从阎王爷手中抢命就连厨艺琴艺园艺宠物驯养都全部精通!当别人以为这就是蒋飞全部本事时,蒋飞却笑眯眯地将目光看向了那一本本武学秘籍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北冥神功独孤九剑...

永恒之心

永恒之心

外门弟子陈宇,体内融入了一颗神魔心脏。心脏,乃生命中枢,人体致命的要害。而对陈宇来说,心脏却是防御最强的一点,并让他拥有赶超妖兽神兽的无限潜力。自此,他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天才如云之,天骄盖世。宗门林立之,我主沉浮。万族辉煌之,跨界大战。太古悬谜之,神话争锋。我心唯有,永恒!新书,迫切需要推...

倚天神雕(销魂倚天神雕)

倚天神雕(销魂倚天神雕)

现代第一特工穿越倚天神雕天龙,坐拥花丛的传奇故事!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穿越’,你绝对没听错。倚天神雕,美女无数,一个个冰清玉洁的清纯玉女,如何‘穿越’,还等什么?赶快点击吧!...

洪荒少年猎艳录

洪荒少年猎艳录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全是女子的门派,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身为男人的方面觉醒,美艳师傅,看一位洪荒少年如何携着众美笑傲天下,一步一步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纯粹的YY爽文,激情,热血!!!各位多多支持,卫道士勿进!!阿木小说网人工少女1wwwamxs520com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4313...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