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半天云马贼团伙是河西走廊上实力最强的马贼,有了他们的协助,这上千里的后勤路线就不用担心被抢了,而且还引来了许多其他团伙的马贼前来投奔,一时间红衫军兵威大振,迅速扩充了五千精锐骑兵,这些人可都是身经百战,熟悉西部自然环境的老兵,除了不会用火铳,纪律性稍差了一些之外,比红衫军这些新兵蛋子要强多了。
红衫军推进到距离嘉峪关以东数百里的张掖,终于靠近了被西夏军包围的五三桂、刘宗敏部队,此时嘉峪关已经丢了,西夏军长驱直入,将明军残部包围在张掖城中,每天用回回炮猛轰,明军仗着火器优良拼死抵抗,若不是一股信念坚持着,恐怕早就城破人亡了。
这股信念来源于刘子光,来源于红衫军,虽然西军和红衫军关系不咋地,但是大家毕竟都是汉人,都是大明的军队,面对外敌还是一家人,吴三桂每天都要向张掖城中的士兵通报红衫军前锋的推进速度,说再坚持多少多少天援军就能到了,其实军中的电台早就被打坏了,吴三桂只不过以此来鼓励士气而已。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有了吴三桂假造出来的希望,西军将士们坚持了一天又一天,火药枪弹打光了,就用敌人投进来的石头和箭矢打回去,刀钝了,枪折了,就用拳头和牙齿把敌人赶下城头,军粮没有了就吃马肉,吃老鼠,吃尸体,城墙塌了就在半夜里用凉水掺上碎石垒起来,幸运的是张掖的冬天极其寒冷,用冰建造的城池比砖石的城池还要牢固,西军将士们就是这样守住了张掖城,阻止了西夏军的东进铁蹄。
第六十三章 张掖会战
最先抵达张掖的是红衫军的轻装骑兵部队,由王辅臣的前锋营和薛朝义的马贼组成,装备了火铳、手榴弹、马刀长矛等轻兵器,刚一到达就在西夏人的连营上撕开一个口子,打破了张掖城的包围。
但是红衫军的兵太少了,五千人马在数十万西夏大军面前简直如同沧海一粟般渺小,西夏人张开包围圈把他们放了进去,一通厮杀过后,援军终于冲进了张掖城,但是五千人只剩下三千人不到了。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等来了援军,城内士气大振,吴三桂亲自来迎接王辅臣,看到昔日英俊潇洒的小吴将军如今面黄肌瘦,眼窝深陷,王辅臣也不生唏嘘,城内的粮食早已耗尽,根本拿不出像样的饭食来招待王辅臣他们,而这些援军因为是轻装前进,身上也没带多少干粮,所以这三千援军实际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会更增加城内物资的消耗。
望着城外的西夏军重新将张掖城围成铁桶一般,吴三桂终于明白了敌人的企图,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拿下张掖,而是采取的围城打援的计策,诱使明军火速来援,以张掖为中心,逐步消耗掉明军的有生力量,拖垮明军的后勤,这才是噶尔丹的如意算盘啊。
吴三桂赶紧将这个想法告诉王辅臣,让他速速电告刘子光,让他们回防兰州,不要再作无谓的牺牲,千里漫长的河西走廊,足以拖垮任何强大军队的后勤,张掖这里就是噶尔丹布的一个局,谁跳进来谁死。
可是已经晚了,刘子光的后队在三天后就抵达了张掖,但这支军队并没有进城,而是在距离城池二十里扎下营盘,用大车和骆驼围成一个圆圈,外面快速铺设了防骑兵的铁蒺藜和地雷,速度之快令西夏军难以想象,等斥候发现敌踪到大队人马扑过来寻找战机只不过半个时辰而已。望着固若金汤的明军营盘,西夏军用骑兵试探性的冲了两次,遭遇到猛烈的还击这才作罢。
经历过宁夏战役,西夏人已经了解了红衫军的作战方式,他们很精明的不再强攻,而是将这座营盘围了起来,同样挖了三道壕沟阻碍对方的行动,你不让我冲进去,我还不让你出来呢,现在已经是寒冬腊月,荒凉的大地上连草都没有一根,红衫军那么多人马骆驼,吃光了粮草就再也得不到补充,营盘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后面的运输队也过不来,只要围上个把月,不用西夏军进攻,明军就败了。
西夏统兵大将真是用兵如神,这样一来红衫军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了,面对强敌,红衫军只好坚守不出,如同一只缩紧身子的刺猬,两军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样井水不犯河水的互相僵持着,但是西夏军对于张掖的进攻却更加凶狠了,每日炮轰不断,隔着几十里都能听见杀声,眼瞅着友军日渐支持不住,自己却无能为力,红衫军将士个个义愤填膺,要求出战,但都被刘子光斥责了回去。
靠着三千援军带来的弹药,张掖城又勉力支撑了七天,大批受伤的士兵退下来之后,由于冻饿而死,看的吴三桂虎目含泪,却又无可奈何,时值冬季,寒冷异常,张掖城内能用来取暖的东西都烧得差不多了,在这样下去,没饿死就先冻死了,城里的粮食早已殆尽,现在靠着吃马肉为生,马肉用雪水煮了,连盐巴都没有,味道如同木柴般难以下咽,就是如此也有不少人吃不到呢,城中经常发生不同营伍的官兵为了争夺马肉大打出手伤人致死的事情。
这张掖城中目前有三个派系的人马,除了王辅臣部之外,西军又分为吴三桂的湘军和柳宗敏的关中军,其中刘宗敏的人马最多,这位马贼出身的总兵大人对刘子光的意见很大,不停的抱怨刘子光为何兵马已经到了城外却不发动进攻为张掖解围,甚至直言说刘子光是要借机铲除他这个异己,搞得城中人心惶惶,吴三桂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每天苦劝刘宗敏再坚持一下。
转机终于来到,有一天西夏大军的粮草官发现从嘉峪关过来的粮车突然中断了,要知道关内有足足二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数以万计,人吃马嚼全靠从嘉峪关外运来,要说后勤压力,西夏人承受的也不比汉人少,粮草官赶紧上报给大将军丹济拉,丹济拉是噶尔丹帐下第一名将,有勇有谋,围城打援的计划就是他制定的,听说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后他赶紧派人探查,结果令人异常震惊,原来三天前嘉峪关被明军夺了!
这条消息令人难以置信,二十万大军横在河西走廊上,左右是山脉和沙漠,莫非明军是插了翅膀飞过去的?还真被丹济拉说对了,嘉峪关正是被红衫军的空降兵给夺了,这座扼住河西走廊出口的雄关一失,张掖二十万西夏大军的粮道就算断了,没把别人困死自己就先困死了,丹济拉火速派出五万大军反攻嘉峪关,剩下的人马不计损失的强攻张掖和红衫军大营,力求在粮草耗尽之前解决掉敌人。
战斗异常惨烈,士兵们一度和西夏军发生了肉搏战,营盘外面尸横遍野,西夏军的步兵成建制的拉上来又成建制的覆灭,居然没有一个人后退,刘子光这才见识到了敌人的顽强,看到如此不把人命当回事的敌军,红衫军们也打憷,黑压压的人好像杀都杀不完似的,火炮打过去炸开一个血肉的空缺,迅速就被填满了,地平线上不断涌过来穿着破烂羊皮袄拿着小圆盾和弯刀的西夏步兵,嚎叫着冲过来,火铳的精钢铳管都因为发射过多而变得火红变形,炮弹更是打一发少一发,这样下去迟早要败啊。
刘子光拿着皇帝御赐的宝剑亲自督战,看到大帅亲临战场,士兵们的勇气大增,甚至发动了反冲击,将西夏人的进攻打退不说,还缴获了不少长矛大刀,准备着弹药用尽之后肉搏用。
其实西夏人的压力也很大,丹济拉不徇私情,军法极严,不管什么人,谁敢临阵退缩就只有斩首示众,作战的时候,军法队跟在进攻部队后面,若是中军没有鸣金的号令,就是打光所有的人都不许后退,有那胆敢后退的,一律弓箭伺候,当兵的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战死在敌手手里好歹还有点抚恤金,死在军法队手里就只能给家人带来耻辱和处罚,所以只得拼死向前,死了一批又一批。
丹济拉骑在马上,用千里镜观察着战场的情况,虽然死伤无数,但是他丝毫不为之动容,反正征召这些兵的成本很低,一条人命远不如一匹战马值钱,所以他才会毫不吝惜的用人海战术往上填,等明军的弹药耗尽,就是精锐骑兵登场扫尾的时?
30岁之前登上财富快车 股殇 全球化之舞:向海而生的中国企业 德鲁克管理经典 中国梦·唐骏正传 五年后,夫人带崽炸翻豪门 态度决定一切 六顶思考帽 莫泊桑小说集 高效经理人的24条戒律 奥巴马经济学 寂月皎皎-鸾凤错1:迫君同寝 汴京风骚 凤命难违 离婚后,裴总追着求夫人虐 实话实说谈保险 宋书 上班族必懂的OFFICE天择定律 解密中国大案2 一语万金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养父母待她如珠如宝,她却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到抛弃她待她如糠如草的亲生父母身边儿,犯蠢的后果就是养母死不瞑目,养父断绝来往,她,最终惨死车轮下重来一次,她要待养父母如珠如宝,待亲生父母如糠如草!至于抢她一切的那个亲姐姐,呵,你以为还有机会吗?哎哎哎,那个兵哥哥,我已经定亲了,你咋能硬抢?!哎哎哎...
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已发求收藏,古代美食文,么么哒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发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男神...
刚发现自己会被裴聿城的意识附身时,林烟是拒绝的。明明在酒吧蹦迪,一醒来,躺在了荒郊野岭。明明在家里打游戏,一醒来,站在了欧洲大街。明明在跟男神烛光晚餐,一醒来,站在了男洗手间。这日子没法过了!后来的林烟大佬求上身,帮我写个作业!大佬求上身帮我考个试!大佬求上身,帮我追个男神!大佬听说生孩子挺疼...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